機械式差速器是在汽車設計上少見的天才型的設計。早期的機械式開放式差速器 (open differential) 在同軸的一輪打滑時會使扭力透過Ring Gear與Spider Gear幾乎完全傳遞到打滑輪,造成另一在正常路面的輪子無法接收到足夠扭力脫困。後來的機械式限制式差速器 (Limited Slip Differentital) 解決了這個問題。而當今發展出的電子式扭力向量控制(Torque Vectoring) 差速器已成為近代車輛尤其四輪傳動車輛經常使用的控制方式。其方式包括利用對打滑輪剎車達成扭力均勻分配到兩輪的效果,也有利用感應左右輪胎的Yaw軸運動參數差異去控制制動馬達擠壓左右軸的離合器鎖定Spider Gear與Side Gear形成扭力均分的效果。
上述在燃油車常見的天才型扭力向量控制在未來多馬達的電動車可能就逐漸要消失,畢竟電子式利用軟體的控制比起機械的簡單許多成本也往往低。例如目前的雙馬達 Tesla Model S Ludicrous Mode 使用前後輪獨立馬達 (AWD),中央差速器就可以省掉。今年下半年要出的三馬達Model S Plaid Mode,後輪具備同軸雙馬達 (PMSRM永磁同步磁阻馬達),所以後輪差速器就可以省掉,只有前輪單馬達 (PMSRM) 仍需要差速器。未來如果四馬達,那在扭力控制上將變得更為簡單,整個差速器都省了,如果又採用In-Wheel馬達設計,那麼整輛車的動力重點就都在四個輪子上面,車體除了底盤的電池與一些控制設備,車內的空間將可以比現在更寬敞。電動車時代似乎代表著一個極簡主義 (Minimalism) 時代的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