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前的2023/3/1,特斯拉舉辦了受到高度期待的投資人日。然而次日股價卻應聲下跌5%。下跌歸下跌,股市不過就是資金從A的口袋套現流到B的口袋的循環,除非有重大事件,大多數時間並沒有太大的指標意義。雖然並沒有太多讓人熱血可炒作的新聞,這裡我還是試著讀讀從馬斯克話語字裡行間中可能代表的意義。
Model 2
除了持續標榜特斯拉電動車與太陽能相關產品對於永續能源的持續貢獻之外,就是持續的電動車製程改善以降低成本與提升產能,這與其他車廠在製造電動車時的思維真的很不一樣。因為降低成本與提升產能關乎未來真正最終能帶動電動車大量轉換潮的USD25,000的Model 2的可行性,並徹底讓競爭對手看不到他的車尾燈,這也是馬斯克一直以來無人能及引以為傲的能力。但在Model 2方面,馬斯克僅只蜻蜓點水般的吊了胃口並沒有明確說出時程秀出造型,但一般預期至少也要到2026年,因為現在正在忙著搞剛上市的Semi與延宕多年但即將於今年推出的Cybertruck。有趣的是,大家預估的Model 2的2026年與豐田全新架構(非eTNGA平台)的電動車款上市日竟然相同,到時這便宜的Model 2與豐田的新架構電動車將如何徹底改變電動車生態,會是個有趣的現象。
FSD
FSD自駕系統的部分倒沒有特別新意。首先這個FSD全自駕名稱很誤導,因為他不是全自駕,且在近期自駕系統的評比上也排名殿後。尤其這兩天又被拍到Cybertruck與Semi都裝上了LiDAR在路上測試。一般認為只是在做Ground Truth校正,也就是說這並不表示馬斯克開始要投入自駕車主流的LiDAR陣營。至少馬斯克還沒有鬆口,仍然堅信視覺全自駕是可以達成的終極目標。老實說,關於這一點,自從chatGPT附註1在世人還未準備好之下橫空出世讓人類大受驚嚇,一向相信LiDAR才是正道的我,也開始有點動搖。
[附註1]
打從前陣子人工智慧chatGPT的崛起,現在已邁入可以讀圖或看圖寫程式的GPT4階段。AGI人工智慧已能取代許多顧問的工作之下,甚至已能通過美國律師資格考試、醫師執照考試、與Google面試程式設計問題等,知識的瞬時與即時性對專業人員的重要性,相較之下變得更重要。因為會與不會已不是關鍵,關起門來問問chatGPT就能得到答案,能夠顯現出技高一籌的就是能夠當下透過自己腦中內建的知識庫進行反應並給出答案的速度與即時的能力。
48V低壓系統
此外,特斯拉也確定要從Cybertruck開始導入48V低壓系統。相較於日系的高壓,48V其實一向是歐系混合動力電動車的電力驅動系統。優點是輔助驅動馬達可以輕薄短小。這裡特斯拉採用的並非針對驅動,我們都知道純電部分的驅動都屬高壓400V以上,這裡要導入的是取代傳統12V低壓系統以補足日益提升的電腦等低壓元件運算能量需求。之前的文章有提到提升電壓可以讓導線變細,且此處48V還不至於造成比原12V更高的危險。電壓提升在相同功率下電流可降低也就降低導線電阻耗損,電流降低導線也可變細重量也變輕成本也降低。
總之馬斯克習慣說二進一的行銷手法還是很奏效,即使之前信心滿滿高調的規劃藍圖(Master Plan 2)提到的Level 4/5全自駕及Robotaxi都沒發生,消費者似乎對特斯拉仍然抱有高度信心與期待,因為坐在台上一排特斯拉的團隊(包含馬斯克)成員的確皆非典型,我們拭目以待看未來關鍵五年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