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文獻中所稱EV一般是指廣義的電動車,它包含任何在驅動系統中的能量來源有直接或間接使用到電力的車子。從微油電(Micro Hybrid)、輕油電(Mild Hybrid或MHEV)、全油電(Full Hybrid或FHEV)、PHEV(插入式油電)到BEV(純電池電動車,與FCEV氫燃料電動車同屬純電)。愈後面電動化程度愈高。特性與差異簡述如下:
微油電(Micro Hybrid)
市區緩怠速引擎停啟
輕油電(Mild Hybrid或MHEV)
高速巡航引擎停啟、48V(歐系)或200V左右(日系)電力驅動系統、馬達輔助動力(馬達無法獨立驅動車輛)
全油電(一般稱混合動力,Full Hybrid或FHEV)
全速域引擎停啟、48V(歐系)或200V左右(日系)電力驅動系統、緩速馬達單獨動力(系統依照能耗優化自動控制切換動力或是使用雙動力,駕駛無法選擇電力獨立行駛)
PHEV(插入式油電)
全速域引擎停啟、300V以上電力驅動系統、全速域馬達單獨動力(駕駛可以選擇電力獨立行駛)
上述車種中,PHEV的電池自然是最大(重)的,一般約30到70公斤。以2023的豐田Prius Prime PHEV為例,則約70公斤或一位成年男性體重。這比燃油車多出來的70公斤電池重量如不好好利用反倒是PHEV引擎模式在高速行駛時的負擔(插入式油電PHEV在沒電時等同FHEV全油電,也就是在市區低速行駛時仍有短距離以電力驅動的優勢,一般在5~10公里以內)。所以PHEV的雙動力系統讓其在電力模式下多了引擎的重量,而在引擎模式又多了電池等的重量,這也使得它在其中一個模式下獨立運作都會多出一些負擔。以2023 Toyota Prius Prime電力效率而言,其純電約133MPGe稍遜於特斯拉Model 3約142MPGe。畢竟PHEV的設計是兼顧環保與便利。
附註:MPG, miles per gallon為美國慣用的燃油車油耗指標,MPGe, miles per gallon equivalent則是為了讓電動車的能耗能有一個可與燃油車能耗直接相比的單位而設計的。它是經由汽油與電池的能量密度換算出來的。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的換算公式:電力驅動效能的MPGe的換算為MPGe x 0.0475 = 公里/度電 或 km/kWh也就是我們在台灣熟悉的電動車能耗單位。至於燃油引擎驅動效能的MPG就單純了,MPG x 0.4251 = 公里/公升)
所以買了PHEV如果家中沒有車庫可以充電,幾十公里(2023 Toyota Prius Prime預期可達80公里上下)的純電里程大約一兩個通勤日就耗盡,大部分時間又都以燃油引擎行駛,除了失去環保目的外,也意味沒必要的在引擎模式下一直重拖一位隱形乘客在車上。PHEV一般都沒有快充能力,但就算用220V(兩三小時)或110V也都是幾小時的時間,所以如家中無法充電,記得在任何公共停車場或賣場都要把握充電機會讓電力驅動能力極大化,燃油引擎則是在偶而的長途旅行使用,才能達到平日節能環保又能在需要時有其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