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Metaverse)迷思

今天想寫寫與電動車沒有直接相關的但一直是我心中一個大問號的議題。前身是「臉書(Facebook)」,有你有我就是「沒他」的「元(Meta)」旗下自2019年起新創的「實境實驗室(Reality Labs)」子公司正在努力的為祖柏克打造的「元宇宙(Metaverse)」的夢想而努力的燒錢。您可能不知道到2022年為止,不過三年就已經幾乎燒掉了相當於特斯拉2019年即將損益打平之前燒掉資金的兩倍,也就是台幣一兆多,幾乎可以搞出兩家特斯拉的意思。這樣規模的投資放在很多其他的地方,可能都已開花結果。祖柏克為這樣大手筆的投資虧損向投資人道歉,但仍鐵了心還是要在2023年持續燒,但他評估2024會是個回收年,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得見祖柏克所「預見」的?

延續前篇文章,世界金字塔極頂端的科技新貴如貝佐斯、馬斯克現在又多了祖柏克們的想像力,總是超越了正常人好幾十年甚至世紀。這些科技富人們努力投資自己的夢想,如果成功了,可能真的會提早讓這個世界達到數學家約翰·紐曼(John von Neumann)於1950年代提出的名詞「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這意味著,到時候科技進步的飛快速度將會是處於一個人類無法掌控的地步。不過個人實在是不看好去將以AR/VR為基礎的元宇宙比擬成未來生活這樣簡單粗糙的市場行銷概念。你要說應用在遊戲娛樂或一些特殊應用方面還說得過,但從商業利益上硬要將它融入生活並稱之為宇宙,頗為牽強甚至大可不必,一般人還是想過著五官體感可觸及的真實生活。元宇宙至少要有點類似時光隧道或電影「變蠅人」中移形換位(Teleportation)之類的科幻元素,不是嗎?馬斯克許多時候快言快語,但這點我還蠻贊同,他說有誰想要整天頭上戴著一個重重的大眼罩過日子啊?好吧就算你將一部電視機放在鼻樑上,但那也不能稱之為元宇宙吧?我想言下之意,馬斯克是指我實實在在的用太空船上火星去探索的,那才叫做真真實實的宇宙。

發表者:李麥克

興趣廣泛,希望一天是48小時。自幼喜歡拆解家電零件安裝到其他可用的電器上面,興趣廣泛永遠有學習新知的渴望。一輩子都充滿對英文閱讀與各種工程科學 (STEM) 學習的渴望。 小時候閉起眼睛模擬雙手正在控制方向盤並加油或踩離合器換檔的快感成了我的免費虛擬電玩,年輕時迷上電視影集霹靂遊俠後 (仍熟悉的"老哥"稱呼?),更開始對汽車產生了各種幻想。有幸此生見證了電動車的崛起與可預見的自駕車的未來並親歷其中,即使是在人生的下半場。在讀了來自克羅埃西亞電動超跑Rimac C_Two的故事後,更發現Rimac的諧音更可以將自己投射到霹靂遊俠中的主角。 自2012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後即開始累積電動車方面的學養。更於2018年在浸淫軟體工程領域二十餘年與後期的3D感測與自駕車應用新創公司數年後,因著對電動車的狂熱開始對特斯拉(Tesla)是如何成功的好奇而"誤入歧途"一頭栽進對電動車的研究。於是在同年前往英國攻讀英國第一屆電動車工程碩士學程並於次年取得人生繼台灣與美國碩士學位後的第三個電動車工程碩士(MSc with distinction in Electric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目前開設電動車相關技術與各類電腦資訊教學課程(程式設計等),電動車專長領域為動力系統(Electric Drive)。 嗜好:英語閱讀、電動車、程式設計、顧問、教學、網球、小號、爵士鼓、吉他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