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ybertruck的背後

台灣訂金台幣$3000就可訂購這輛猛獸,預計2023年中小量生產,到年底或2024才會量產。但這輛賽博皮卡為何拖這麼久?當然是市場考量,現有產線先大量滿足小客車的市場,儘管福特和通用等美國大廠與新廠如Rivian都先出了電動皮卡車款,但是這些廠每年幾萬輛的產能特斯拉並不看在眼裡,先穩住每年幾百萬輛的電動小客車基本功才是拉大差距的關鍵。

這款Cybertruck車身不鏽鋼一體打造,美觀之餘可能增加未來車身鈑金的困難與成本,甚或光亮的外表可能影響雷達或LiDAR(光達)偵測,但畢竟這可能都不是馬斯克創造Cybertruck所要顧慮的。據稱該款車型將使用最新的Hardware 4晶片的FSD電腦(Dojo)與5MP的攝影機(目前為1.2MP)速度為目前使用的Hardware 3的四倍以上,這意味著更遠距離的視覺與更快速精準的運算,重點是Hardware 5也已經在研發的路上更讓人有無限的想像,如同最近火紅的ChatGPT,不禁讓人懷疑,如果電腦或未來的人形機器人,不用說超越人類(i.e. SAI or ASI),就算與人類並駕齊驅(i.e. GAI or AGI)能做所有人能做的,那麼人活著的目的將會是什麼?試想,當這個世界均由機器人為真人服務時(ChatGPT告訴我們,幾十年之內這是完全可能的),大部分人的「工作」只剩享受時,會是個什麼樣的場景?回到現實,Cybertruck的動力組合有三種:單馬達後驅、雙馬達全驅、與三馬達全驅。馬斯克宣稱四輪轉向也會出現在此款車型上,這似乎意味著類似有些廠牌已推出的原地360度的轉向能力不得而知?玻璃是否防彈或防撞擊,幾年前剛宣布時的發表會的測試中意外的被擊碎,未來是否仍如其宣稱不得而知。至於電池規格,則預期將使用最新的4680以達最大的能量密度。寫到這裡,不禁感嘆比其他多數電動車廠早起跑17年的特斯拉,要如何才能被追上?競爭者看只能靠遊說立法依所謂的「反壟斷法」拆解之,就像當年的AT&T與今天的XXX(您猜猜看)。有位車廠的副總說五年內,但當其他車廠在進步的時候,特斯拉並不會原地踏步。

Cybertruck非常未來感的外型,將來若能在台北街頭驚鴻一瞥,可能真會讓人感覺置身星際戰爭電影場景,一輛無聲的Cybertruck緩緩駛過一片裊裊煙硝斷垣殘壁的人類自相殘殺或是與外星人終戰的瓦礫廢墟中,駕駛座上坐的正是戴墨鏡身穿黑皮衣的馬斯克。這似乎與馬斯克青少年時期曾拜讀並影響甚深由道格拉斯·亞當斯著作的「銀河系漫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有所關聯,他長大成人後就開始打造了SpaceX星艦,宣稱要移民火星拯救地球人,但在訪問中他輕率的回答主持人對他移民火星計畫的一些關鍵生存問題時,你感覺他並不是認真焦急地在想著如何拯救地球人。而今天整個產業又幾乎瘋狂的在追捧尼爾·史蒂芬森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一書的「元宇宙」,而這正是亞馬遜的貝佐斯少年時期迷戀的星艦迷航中一處3D投射全像場景的文字化迷因概念的延伸,而這追求虛擬化若有似無又漲漲跌跌的浪潮,正是我很不能理解的一點。馬斯克此刻正強勢的以SpaceX星艦、Starlink星鏈、電動車、太陽能、與Optimus人工智慧人型機器人席捲地球,除了讓競爭者招架不住,也讓地球早熟的提早面對了書中描述的場景,我相信每個人的生活中幾乎都與這幾個議題之一有關。這個世界不乏馬斯克的崇拜者(若以2023/2/2今天他在推特的跟隨數量估計則為一億兩千七百七十萬人),眾人偶像崇拜之餘,當下,我們似乎都成了馬斯克或貝佐斯這些生活枯燥乏味且樂趣已無法用金錢買到的億萬科技富豪所創造出的新虛擬世界秩序中的一個演員。幸或是不幸?

發表者:李麥克

興趣廣泛,希望一天是48小時。自幼喜歡拆解家電零件安裝到其他可用的電器上面,興趣廣泛永遠有學習新知的渴望。一輩子都充滿對英文閱讀與各種工程科學 (STEM) 學習的渴望。 小時候閉起眼睛模擬雙手正在控制方向盤並加油或踩離合器換檔的快感成了我的免費虛擬電玩,年輕時迷上電視影集霹靂遊俠後 (仍熟悉的"老哥"稱呼?),更開始對汽車產生了各種幻想。有幸此生見證了電動車的崛起與可預見的自駕車的未來並親歷其中,即使是在人生的下半場。在讀了來自克羅埃西亞電動超跑Rimac C_Two的故事後,更發現Rimac的諧音更可以將自己投射到霹靂遊俠中的主角。 自2012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後即開始累積電動車方面的學養。更於2018年在浸淫軟體工程領域二十餘年與後期的3D感測與自駕車應用新創公司數年後,因著對電動車的狂熱開始對特斯拉(Tesla)是如何成功的好奇而"誤入歧途"一頭栽進對電動車的研究。於是在同年前往英國攻讀英國第一屆電動車工程碩士學程並於次年取得人生繼台灣與美國碩士學位後的第三個電動車工程碩士(MSc with distinction in Electric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目前開設電動車相關技術與各類電腦資訊教學課程(程式設計等),電動車專長領域為動力系統(Electric Drive)。 嗜好:英語閱讀、電動車、程式設計、顧問、教學、網球、小號、爵士鼓、吉他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