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怎麼了?

近期特斯拉的股價崩跌了將近只剩不到一年前歷史峰值的30%,雖然整體市場都有波動但特斯拉算是市值破兆美元俱樂部中最慘的一個。其實倒不是特斯拉這間公司出了甚麼問題,應該說是馬斯克瞬間從萬人迷的寶座上慘跌下來,也連帶貢獻了一些股價的縮水效應。在他兒戲般的搞翻了推特這家他個人獨資收購的社群平台後,大家突然發現他其實也就是個普通人總會難掩人性虛偽假善的一面,不是長時間粉絲口中塑造的救世主,口中宣稱買推特是要捍衛言論自由,一開始真的是個強而有力的口號,讓馬粉們瘋狂推崇,然而當別人的言論自由與他的名聲利益衝突時,犧牲的當然是別人的言論自由,始於推特員工因對他提出不同意見而被砍,直到連記者在推特上的批評都遭停權,粉絲才大夢初醒,原來他們一路追隨的並不是心目中真正的偶像。感覺近期馬斯克網路聲量大幅降低,不再像從前登高一呼眾粉跟進,尤其在加密貨幣近期接二連三的風暴及監管單位終於啟動的調查,更讓人回想之前他在其中瘋狂炒作時在推特上創造利多利空話題後大量買進賣出(這就是加密貨幣沒有監管機制的問題),著實也讓公司當時的財報進帳不少,他老兄大賺的背後當人就是傻B散戶在失血。但現在連主流媒體彭博社都開始撰文虧他。我注意到他現在仍然會不時的『針貶時事』,但失去對他的信任後,儘管馬斯克在賣了大量股票去買推特之後宣稱兩年內不再賣特斯拉股票,博客們似乎對他的發言也不再產生太多的興趣與回響甚至信任。物極必反終究是一條必然發生的自然法則。有閱讀本人過去文章的朋友應該有注意到,本人從大約一年半前就從馬粉甦醒過來,之前儘管也知道特斯拉不是他創辦的,但確實覺得他撐過危機驚人的毅力堪稱是個值得學習的人物,直到他的狂妄逐漸開始展現出來。。。

至於特斯拉公司有問題嗎?除了競爭者愈來愈多之外,目前還真沒有什麼特別的大問題。2022繼續創下130萬輛銷售新高(2021年98萬輛),在2022年年底產能提升到不到三十秒鐘一輛電動車就可下產線(豐田則是五秒以內一輛,但多數為燃油或油電車),2022/12又交付性能頗受好評的車電動半掛式拖車頭(Semi)給百事可樂,整體電動車銷售量與排名第二的相差超過50%(還有的追)。最幾天又大降價,事實上特斯拉電動車淨利接近20%(比別人的毛利還高,真是要命),難怪這次有降價高達20%的空間,當然這也另外拜了拜登降低通膨法案補助之賜,簡直讓競爭者或剛剛高價購車的消費者欲哭無淚,尤其是歐洲車廠與中國和美國的消費者。馬斯克倒也幽默了一番:『我車子漲價時,你們之前買到便宜的也從沒補錢給我,現在我降價,你難道要我退錢給你們那些買貴的?昏倒了就這樣吧別再煩了。』

最後話說特斯拉為何賣得好?個人覺得還是效能(電池里程)與性能(加速)取向的造車思維,其在所有的市售電動車款上仍堪稱數一數二,車內配備從不是他的重點(這反而是傳統車廠造車的強項),但卻能吸引許多特定取向的消費者是個有趣的現象也是個很聰明大膽的造車思維。但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思維更適合用在特斯拉宣稱的Model 2經濟型車款(估計70萬台幣,規格約400公里、200~250hp左右。附註:此規格目前國外市售的經濟電動車款例如雷諾子品牌Dacia的 Spring車款與賓士子品牌Smart的EQ fortwo車款都難出其右望塵莫及),因為既然經濟就不會太在意車內配備,畢竟重點是能代步又環保又能體驗準性能的電動車(Model 2堪稱老虎的孫子應該也不會太遜),況且還不用屈就低價位電動車款普遍的低里程與低扭力『特性』。屆時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肯定會造成換車風潮(能先買到並體驗電動車,那麼充電的方便性就先擺在一旁)。可惜大概要到2024~2025才有機會看到。這種車款對特斯拉可說輕而易舉,但現在特斯拉正忙著終於量產只聞樓梯聲響好幾年的Semi拖車頭與Cybertruck皮卡,畢竟利潤大許多,就像建商賣豪宅的利潤肯定比小坪數的好賺。所以想追上的車廠,可以好好思考這兩三年特斯拉無暇兼顧的機會之窗。

發表者:李麥克

興趣廣泛,希望一天是48小時。自幼喜歡拆解家電零件安裝到其他可用的電器上面,興趣廣泛永遠有學習新知的渴望。一輩子都充滿對英文閱讀與各種工程科學 (STEM) 學習的渴望。 小時候閉起眼睛模擬雙手正在控制方向盤並加油或踩離合器換檔的快感成了我的免費虛擬電玩,年輕時迷上電視影集霹靂遊俠後 (仍熟悉的"老哥"稱呼?),更開始對汽車產生了各種幻想。有幸此生見證了電動車的崛起與可預見的自駕車的未來並親歷其中,即使是在人生的下半場。在讀了來自克羅埃西亞電動超跑Rimac C_Two的故事後,更發現Rimac的諧音更可以將自己投射到霹靂遊俠中的主角。 自2012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後即開始累積電動車方面的學養。更於2018年在浸淫軟體工程領域二十餘年與後期的3D感測與自駕車應用新創公司數年後,因著對電動車的狂熱開始對特斯拉(Tesla)是如何成功的好奇而"誤入歧途"一頭栽進對電動車的研究。於是在同年前往英國攻讀英國第一屆電動車工程碩士學程並於次年取得人生繼台灣與美國碩士學位後的第三個電動車工程碩士(MSc with distinction in Electric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目前開設電動車相關技術與各類電腦資訊教學課程(程式設計等),電動車專長領域為動力系統(Electric Drive)。 嗜好:英語閱讀、電動車、程式設計、顧問、教學、網球、小號、爵士鼓、吉他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