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才說電動車800V不符合特斯拉的成本效益考量,但上週特斯拉終於將他的Semi半掛拖車頭交車給百事可樂的同時,卻也悄悄的將1000V動力系統放入這輛車中(附註:目前已有保時捷與現代的800V、Lucid的900V)並支援1000kW的充電功率。也是,這麼大的車,要載這麼重的貨肯定要有很龐大的電池(稍早文章有提及),如果還用150kW或稍高些的充電槍,不知要充到何時?另外一件,此前馬斯克也說,由於視覺運算已進步到非常精準的階段,反倒使的雷達的感測資料反成為視覺運算上不一致的雜音,因此特斯拉先將雷達移除,之後今年稍早,更進一步廢了超音波感測器,並宣稱即將採全視覺也就是指用八顆相機就足夠達成明年2023的FSD(我避免用全自駕的中文以免誤導)上線。但最近幾天根據流出的美國政府FCC文件顯示,特斯拉正在申請一項將用在特斯拉車款上的高清雷達(HD Radar),並請求在2023年某時間點以前暫時不要揭漏該申請文件以免干擾市場。這是否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述,全視覺為基礎的全自駕是否確有其先天上的不足之處?這值得觀察。因為全視覺是設想人可以做到機器就可以經由學習做到,但它忽略了人類駕駛很容易受干擾,其實是最不安全的駕駛,去百分百的模仿人類視覺駕駛並非一個好選項,況且人類駕駛憑藉的不僅是視覺,還有聽覺(你如果曾戴著耳機開車就知道那是件危險的事情)與甚至觸覺(路面與煞車回饋等)等,所以真正的全自駕應該是要超越人類駕駛視覺以外的感知能力才有可能達到極致的安全性。
科技本就是一個在不斷的進步中改良的過程,大家也不用奇怪或責怪特斯拉怎麼反反覆覆忽左忽右,只是要習慣馬斯克的快嘴許多時候可能是要在第一時間創造話題,畢竟他是公司唯一的行銷人員(不知有沒注意,特斯拉幾乎沒有在打廣告,他們的CEO就是個行走的活廣告尤其他的推文簡直就一字千金立即到達他的一億多粉絲口袋),他在一次訪問中自己也很坦白地承認他有評估新產品上市時間『失準』的問題。所以連他都承認,若咱還一聽他說就一頭栽進去往死裡打,就要怪自己了。但聰明的他其實很善於利用這招,你說激勵或威逼都好。開點玩笑,他在公司治理上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對員工說,如果大家不拼命努力工作將產品在某某時間點推上市,公司很可能要面臨破產或關閉。據前員工透漏,他對SpaceX說過,對Tesla說過,對自己剛掏腰包買下的Twitter也公開說過,最近又有NeuralLink的員工透漏也曾接到這樣的訊息,另外據說也對剛發布震驚世人的ChatGPT的OpenAI說過。但結果到目前為止,他旗下沒有一家公司真的因產品難產而消失,反倒是員工都真的信了,而也多能拚了命不但將產品拚上市且都是能刷翻世人三觀的產品。不過我看重點是他自己也是個拼命三郎。
據報導特斯拉每賣一輛車平均獲利約20+萬台幣,這個數字在豐田則是約3萬台幣。難怪之前馬斯克對媒體說,若將特斯拉的400V系統換成高壓800V系統將要花很多錢但回報頂多每輛車多賺個台幣3千元左右,言下之意太少了(但你算算其實不少,電動車的利潤是分毫必較的),可能是原獲利就很高了這蠅頭小利還真不吸引人。然而這對許多車廠卻可是個望梅止渴的願景啊。因為近年,特斯拉的淨利已經是他廠的毛利,目前大概也只有特斯拉賣電動車在賺錢(福斯快了,據稱一到兩年內)。也不用羨慕特斯拉,人家也是熬過十六個年頭後才開始獲利。這就是我不斷的強調當企業一旦達經濟規模,那麼簡直就是喊水會凍,但要能撐且產品要能賣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