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新輪胎後起步瞬間方向盤會拉扯

最近在一次電動車講座上,有學員提問這個問題。基本上這個問題倒不是電動車特有的問題,這邊就分享一些我的研判。

隨著車輛的電子設備日新月異,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幾乎在新款的車輛上都會或多或少的成為標配。ADAS是自駕車規範裡面五個等級的LEVEL 1的同義字,也就是它字面上那個"輔助"的意義。對,就只是輔助,也就是它純粹是用來彌補人類駕駛的失誤行為(誤判、恍神、打瞌睡、分心等)並沒有任何取代的味道在其中,也就是駕駛仍然必須全神貫注的駕駛車輛如同沒有ADAS的輔助。現在市售的車種所配備的所謂『自駕』功能,無論使用如何酷炫不負責任的行銷名稱,在我看來頂多LEVEL 1.5(附註:LEVEL 2等同可以在任何場域全時放雙手但手眼仍需關注路況以便處於可隨時接手控制的狀態)。經常看到影片顯示有駕駛在高速公路呼呼大睡,真可謂無知比愚蠢更是要命。根據統計99%牽涉到『自駕』系統的車禍都是駕駛的錯誤使用(我認為很大原因來自於市場行銷的誤導),也就是由於認識不清而過度倚賴或高估了『自駕』系統的能力。我同意這些低階『自駕』功能確實避免了一些本可能發生的車禍,但不代表你可以在那可能發生的1%可歸因於『自駕』系統本身瑕疵的車禍而存活。隨著科技的演進,未來當然可以期待真正的全自駕,但每次提到當今2022年的自駕系統都會忍不住耳提面命一番。這來自我於人生下半場進入電動車領域之前的三十多年軟體經驗,軟體在做判斷時,很多時候倚賴的就是一個統計模型與機率的閥值,這樣說大家應該懂了吧。

扯了一堆ADAS,現在回到正題。車輛的動態狀況多可經由車速、橫向力、陀螺儀等感測器配合輪胎定位的角度(Camber外傾角、Caster後傾角、Toe前束角、SAI轉軸傾角等)而計算出,這些資訊就是ADAS賴以運作的重要基礎。上述輪胎的定位角度就由所謂的SAS(Steering Angle Sensors)感測器提供。所以正確的設定這些角度在定位後的初始值以提供讀取數值與實際角度之間的換算就非常重要。近年新車多導入ADAS,以至於需要在更換新輪胎、新輪圈、以及定位平衡之後進行電腦重置(reset)的動作。

針對標題的現象,宣稱在一些車子更換完新輪胎並定位校正後,起步踩油門剎那會感覺方向盤有主動拉扯(car pulls)現象,很可能是少了重新設定的步驟。另外由於電動車起步扭力大,可能會更明顯。未來輪胎更換後的電腦重置會變成一個新的且必須學習的軟體程序。

發表者:李麥克

興趣廣泛,希望一天是48小時。自幼喜歡拆解家電零件安裝到其他可用的電器上面,興趣廣泛永遠有學習新知的渴望。一輩子都充滿對英文閱讀與各種工程科學 (STEM) 學習的渴望。 小時候閉起眼睛模擬雙手正在控制方向盤並加油或踩離合器換檔的快感成了我的免費虛擬電玩,年輕時迷上電視影集霹靂遊俠後 (仍熟悉的"老哥"稱呼?),更開始對汽車產生了各種幻想。有幸此生見證了電動車的崛起與可預見的自駕車的未來並親歷其中,即使是在人生的下半場。在讀了來自克羅埃西亞電動超跑Rimac C_Two的故事後,更發現Rimac的諧音更可以將自己投射到霹靂遊俠中的主角。 自2012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後即開始累積電動車方面的學養。更於2018年在浸淫軟體工程領域二十餘年與後期的3D感測與自駕車應用新創公司數年後,因著對電動車的狂熱開始對特斯拉(Tesla)是如何成功的好奇而"誤入歧途"一頭栽進對電動車的研究。於是在同年前往英國攻讀英國第一屆電動車工程碩士學程並於次年取得人生繼台灣與美國碩士學位後的第三個電動車工程碩士(MSc with distinction in Electric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目前開設電動車相關技術與各類電腦資訊教學課程(程式設計等),電動車專長領域為動力系統(Electric Drive)。 嗜好:英語閱讀、電動車、程式設計、顧問、教學、網球、小號、爵士鼓、吉他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