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研發與製造技術的大幅提升,這兩年已經確定了未來汽車產業的大方向,同時以每年百萬輛的速度進入市場。自2025起,世界各國也將陸續禁售燃油車。但是電動車產業鏈的後端似乎仍力有未逮。從零件車後市場、中古認證、事故安全處理(電動車十撞九起火,鋰電池火勢難以撲滅)、維修保養(全台2.8萬黑手店何去何從、僅5%技師會修電動車)、到動力電池回收等產業鏈卻整個凸顯出人才斷層。
安全性上電動車與一般燃油車的12V或是輕油電的48V不同的是300V以上的高壓系統,以及十撞九起火的鋰電池。另外目前大部分的電動車都是五年以內,多為保固期內,等年份超過保固,非原廠保養需求勢必提升,同時中古市場的認證也會開始出現,最後達汰換年限時候,動力電池的回收也將會是一個產業能量的挑戰。
在車廠不斷提升的設計技術與零件供應鏈大力創造市場需求的同時,在電動車落地後的相關產業一直處於極度落後的狀態。如何提升?李麥克特別針對針對此需求開設電動車通識研討會,期待在電動車車後各相關產業的從業者,能夠先透過了解電動車整體全貌後,再針對各領域進行領域專門的訓練。如此不但可以讓參與者先了解自己未來在電動車產業轉型的方向,再循序漸漸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