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信徒現象

馬斯克以他酷吏與堅持的風格於2008年將特斯拉當時的原始創辦人兼CEO請走路後,帶領著特斯拉創造了汽車產業的變革,這個功勞絕對是頒給馬斯克。但這不代表我認同他「發跡」為富豪之後的行為舉止,而名人或酷吏成功的背後往往是人性不堪的一面,看看最近才爆出的,也很可能使臨老入花叢的富豪慈善家比爾蓋茲晚節不保的事件就可以理解。現在回想,他的人格行為模式與下台的川普頗有相互呼應之處(或說之嫌),尤其他在新冠疫情期間的發言,像是疫情初期,當時他倚著自己看似對電動車的遠見,宣稱疫情約在去年(2020年)四月底就會結束,現在回顧美國,我想沒有人會否認那基本上是個笑話。

然而過去半年的時間內,小弟憋了許久終於忍不住了。馬斯克的總總行徑讓我對這位曾經景仰的與為了拯救人類不惜耗盡存款的所謂「理想主義者」的尊敬已蕩然無存。包含了他對彼特幣的反覆言詞,一下子說可以用比特幣買特斯拉,然後最近又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著名的週六夜現場節目(SNL,Saturday Night Live)起乩大爆比特幣不環保卻又與狗狗幣談合作,然後自稱有亞斯伯格症的自己平日說話瘋瘋癲癲無足為奇,因為這就是他的腦袋運作的方式(意思是說我的話有甚麼信用可言,你愛信不信)。更令人作嘔的是宣稱自己重新發明了電動車(附註:特斯拉早期於2003年創立時叫做特斯拉汽車,創辦人叫Martin Eberhard與Marc Tarppenning,另外一位早期就離開團隊,後來找上馬斯克投資時經由馬斯克要求條件是必須並列為共同創辦人)。這一系列的乖張行徑導致虛擬貨幣市場大幅震盪。虛擬貨幣本身就是一個瘋狂的炒作市場,所以它的震盪我並不在意,本就是高風險玩家要面對的,但是在無監管之下,它只會不斷地變成最近新聞中用來勒索美國殖民輸油管線公司的勒索軟體事件的贖金獲利者。不過我也要很中肯的讚美馬斯克在SNL節目中的演技與搞笑能力,他真的可以考慮當個演員。只是這樣的不務正業,苦了他掌管並身為CEO的數家企業,到底他能分出多少時間給其中的每一家,螺絲鬆動現象可從特斯拉在美國的太陽能事業不斷的出現沒人理會的客訴現象可見一斑。難道這樣的搞笑心態,也同樣投射到他那些誇大不實的移民火星與鑽地道等這些個浪費資源的事業?是否該回歸到地球上一堆需要改善的地方。

最近看了一篇由曾經長期關注並尊崇馬斯克的人士寫的一篇文章中,將馬斯克與2018年爆發的矽谷生技公司詐騙醜聞(詳細內容可參閱書名:Bad Blood 惡血)中的史丹佛中輟創業的年輕女主角伊莉莎白-荷姆茲相比。我覺得很經典,人格與行銷手法很像,都是酷吏型也都很能吹噓,檯面上都有很偉大的促進人類文明的理想,唯一不同的是伊莉莎白做的是監管嚴格沒有模糊空間的血液檢測醫療生技產業,而遺憾的是,特斯拉可以對每一個在馬斯克高調行銷含混不清的文宣吹捧誘導的自動駕駛功能下因誤用而喪失生命的駕駛,祭出網站上始終宣稱的「雙手必須放在方向盤上」之類的警語成功地規避法律責任。馬斯克最近在恢復正常後,又一副理想文青的口吻宣布彼特幣不環保所以終止以它購車的方案,且語重心長地說,特斯拉將持續長期持有比特幣不會拋售(意思是大家放心,因為本季咱因為比特幣被我炒作大漲,可是讓我們財報上多了一億美金的進帳),同時說未來當它更環保時仍考慮再度開放,但其實長期也都在與狗狗幣合作提供改善方案,這又使得狗幣起飛。問題是,話還沒出口多久,又改口說特斯拉將在不久將來賣出所有比特幣(我猜應該是這陣子彼特幣跌跌不休的關係),可想而知,比幣應聲狂跌。您認為他是一個甚麼樣的人,你自己決定吧。這樣的一個高度自我中心,不斷地在他的一人推特公關瘋狂放話的行銷方式的人做出來的車子,我只能說美國的NHTSA對他是很厚愛的。

電動車的目的並非零到百加速三秒或兩秒或最近即將推出的三馬達Model S Plaid的兩秒以下。以馬達能在基礎速度前維持恆常扭力峰值的特性,這樣的能力加上一些行銷文宣手法以達成品牌性能形象並不難,端看你造車時專注的領域。顯然馬斯克很懂得消費者心理,一開始就從加速性能去吸引買者,其他的組裝品質就以後再說,或是自駕能力就能騙就騙,偏偏市場買單。明明呈報加州政府僅為Level 2自駕能力,對外卻大力吹噓為Level 4甚至Level 5的全自駕(FSD),尤其這個含混不清的FSD (Full Self-Driving)更是讓一堆人喜好瘋狂炫耀的駕駛做出一些愚蠢的駕駛行為,以至於致命事故時有所聞。為什麼說行銷文宣手法,因為零到百的時間計算會自車輛自停止線起一英尺距離後才開始計時(first foot of rollout,請參考上面擷取自特斯拉官網的性能數據圖片),以達公平競速的目的,而這在一般消費者在閱讀數據時並不了解,遑論特斯拉在起步加速上使用了預載扭力的花招使其車子能在瞬間彈出(怎麼做到的大概只有特斯拉的人知道,我猜應該是利用馬達的轉子鎖死扭力加上剎車,這可由啟動獵豹模式時車輛前端向下蹲踞的態勢猜測出),可想而知,剎車放掉瞬間的這一彈,在毫秒必爭的拉力競速上是何等的關鍵啊。

馬斯克在過去曾經對兩個電動車與自駕車的發展嗤之以鼻並高調貶抑為傻子科技,一個是氫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另一個就是除了特斯拉之外所有自駕車陣營都在使用的光達技術(LiDAR)。但是有趣的是,今天國外媒體拍到特斯拉開始在Model Y車頂架設Luminar的光達感測器,顯然開始在用之前馬斯克嗤之以鼻為蠢蛋的自駕技術在進行自駕測試。但這似乎也無妨馬斯克自打嘴巴的黑歷史,有人就問他怎麼了?他也能大言不慚的說我的發言並不代表特斯拉這間公司。怪怪,不過我想,選擇無理性永遠支持他的人也永遠都可以有理由,譬如可以說喔不過就是昨非今是而已嗎,人不就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嗎?這,好像也對?! 但是之前毫無保留與毫不留情地稱別人為傻子的人是沒有資格反悔的,我們就套用馬斯克朗朗上口的回歸問題本質的第一原則邏輯,咱也就回到問題的本質來探討這個迷戀馬斯克的風潮,一切不都是自己的選擇嗎?其實宗教般的迷戀馬斯克,完全不容批評的寇爾特(cult)行為,其實放眼望去比比皆是,生活、科技、尤其政治傾向等,不都同樣是一個後集體催眠現象。狂熱的信仰帶來的副作用就是眼光變得像是隧道一樣的狹隘,與理性判斷能力的徹底鎖死。

最後我要強調的結論是,在電動車的領域,我們應該要能有更多的選擇。自滿與狂妄終將臣服於物極必反的自然法則。

發表者:李麥克

興趣廣泛,希望一天是48小時。自幼喜歡拆解家電零件安裝到其他可用的電器上面,興趣廣泛永遠有學習新知的渴望。一輩子都充滿對英文閱讀與各種工程科學 (STEM) 學習的渴望。 小時候閉起眼睛模擬雙手正在控制方向盤並加油或踩離合器換檔的快感成了我的免費虛擬電玩,年輕時迷上電視影集霹靂遊俠後 (仍熟悉的"老哥"稱呼?),更開始對汽車產生了各種幻想。有幸此生見證了電動車的崛起與可預見的自駕車的未來並親歷其中,即使是在人生的下半場。在讀了來自克羅埃西亞電動超跑Rimac C_Two的故事後,更發現Rimac的諧音更可以將自己投射到霹靂遊俠中的主角。 自2012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後即開始累積電動車方面的學養。更於2018年在浸淫軟體工程領域二十餘年與後期的3D感測與自駕車應用新創公司數年後,因著對電動車的狂熱開始對特斯拉(Tesla)是如何成功的好奇而"誤入歧途"一頭栽進對電動車的研究。於是在同年前往英國攻讀英國第一屆電動車工程碩士學程並於次年取得人生繼台灣與美國碩士學位後的第三個電動車工程碩士(MSc with distinction in Electric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目前開設電動車相關技術與各類電腦資訊教學課程(程式設計等),電動車專長領域為動力系統(Electric Drive)。 嗜好:英語閱讀、電動車、程式設計、顧問、教學、網球、小號、爵士鼓、吉他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