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量守恆定律而言,如果忽略零件、耗損、與效能,假設車重與電池容量完全一樣,不管是電動車用的是大馬達小馬達或是燃油車用的是大引擎小引擎,每公里所耗費的電能或是燃油似乎是一樣的,所能跑的總里程也一樣只是跑的快慢不同。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裡的說明牽涉到馬達的結構設計,小馬達的鐵芯 (iron core) 短所以纏繞線圈多產生的電阻熱損耗 (copper loss) 就會高。另外小馬達扭力小,所以在車重與電池容量完全一樣之下,以同一車速而言與減速齒輪的齒輪比 (gear ratio, 輸出齒輪齒數與輸入齒論齒數的比) 就高,整體效能 (efficiency) 自然較大馬達差,所以用小馬達反而會造成總里程降低。但是這是在同車重和同電池容量下的比較。在實務車輛設計上,小馬達當然會用在小車搭配小容量的電池,因此總車重也會降低,每公里的耗電或耗油就低,雖然電池容量小或是油箱小但是總里程仍可與用大馬達或大引擎的大車相似。舉個例子,Tesla不會為用Nissan Leaf的110kW馬達去取代Model S這樣的大車使用的310kW馬達,因為可能除了重拖甚至減少里程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這個迷思的結論:延長電動車的里程的方法,簡單的說,只有增加電池的容量。當然因為增加電池容量就增加車重,在設計上會在車重、電池容量、馬達功率之間考慮最佳的平衡點。